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白至洁 通讯员 金金
7月5日,在荷香满径的姑苏城,一场以“恰同学少年——大中小学生共读《世界里的中国》”为主题的阅读活动拉开帷幕。此次活动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、江苏人民出版社、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、苏州图书馆、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。
《世界里的中国》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所著,由中少总社与江苏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,书中以世界视角切入,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讲起,梳理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大逻辑,阐发了中国道路的蓬勃活力与昂扬自信。该书入选了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,并获评2024年度“中国好书”。
活动现场,苏州图书馆馆长接晔在欢迎词中强调,作为拥有110年历史的老馆,苏图以“开放办馆”理念推动公共阅读服务。她认为《世界里的中国》如同一把钥匙,能打开青少年认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大门,以知识为帆肩负时代责任。
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保顶在致辞中指出,此次联合出版《世界里的中国》,旨在为青少年提供“在全球文明坐标系中探寻中华文明基因”的窗口。他以“北京雨燕迁徙路线串联文明交流”为例,阐释书籍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体验。
北京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成员陈柯环,围绕《世界里的中国》带来了“春天的故事”主题讲座。她以“小平小道”的泥泞、小岗村红手印的温度等生动细节,巧妙串联起改革开放的历史脉络,生动诠释了“改革从群众需求中找方向”的底层逻辑。她特别提到,书中的画作《又一春》与“春”字的甲骨文“太阳升起、草木萌发”的意象相契合,象征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无限活力与蓬勃生机。
韩毓海教授在点评中指出,从丝绸之路到改革开放,中华文明“知行合一”的精神从未中断。他特别提到从基层实践中孕育的创新,与敦煌壁画胡商驼队、今日外卖骑手的“敢为天下先”精神一脉相承,呼吁青少年打破历史与现实壁垒,成为续写“春天故事”的执笔人。
凤凰传媒副总经理孙敏评价该书“生动好看好玩”,尤其肯定图文匹配的叙事设计:“将中国历史放在世界文明星空下对照,如同拥有‘天空之眼’。”
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郭峰总结时强调,活动不是终点而是行动起点,希望同学们“像黄河探源般追寻中国坐标,像古籍修复师般打磨知识厚度”,在时代浪潮中践行“强国有我”。
此次活动以《世界里的中国》为媒介,不仅搭建大中小学生共读经典的平台,更通过“历史细节+生活案例+互动体验”的方式,让青少年在文字中触摸中华文明的坚韧。当苏州籍工人返乡创办乡镇企业的故事、小岗村18户农民按红手印的勇气、高考恢复后青年站着听课的求知眼神在活动中被重现,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,而成为可感知的精神火种。
炒股配资技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